徐志摩和陆小曼
这从我几日前看到的一些资料里,也得到了佐证。这就是蒋复璁所写的《徐志摩先生
轶事》,这篇文章收录在《不容青史尽成灰》(刘绍唐著)一书里。蒋复璁的叔叔蒋百里是徐志摩的表兄,所以蒋复璁管徐志摩的父亲叫“申如七叔”。蒋复璁与徐志摩生前过从甚密,所以刘绍唐说蒋复璁对徐志摩短短一生“了如指掌”,此言恐不虚。而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就是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
文中说,1924年八九月间,徐志摩由印度回国(此处可能时间上有误,但不影响基本事实),住在上海新新旅馆,同时先后接到凌叔华、陆小曼两封信。某日“晨间申如七叔往看志摩,王受庆(即王赓,陆小曼丈夫)亦同时往候。志摩深知其父喜欢凌叔华,希望他与叔华能够联姻,故见申如七叔到来,即说:叔华有信。也就在枕边将信交于其父亲阅。王受庆也跟过去同看。但不多时,徐志摩看王受庆脸色大变,于是重到枕边一看,发现叔华的信仍在,原来拿给父亲看的却是陆小曼的信。他知道闯了祸了,因为小曼信上写得情意绵绵,难怪怪王受庆看后脸色都变了。于是,徐志摩赶快起来,将凌叔华的来信送与父亲,同时将陆小曼的信取回。而王受庆“信已看完,出门走了”。
序幕一拉开,以后事情的发展使各方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剧情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地发展了下去,并且很快便进入了高潮。数日后,陆小曼应徐志摩前信私约到了上海,先住在蒋百里家中。王受庆当众责询陆小曼给徐志摩写信一事。“双方各不相让,大吵一场,卒致离婚。”
据蒋复璁说,他当时亲睹这一切,曾劝王受庆接走陆小曼,“用意在调虎离山,庶志摩与王太太减少往还”。大出所料,以离婚告结。陆小曼与王受庆离婚后回北京,某日打电话给徐志摩,恰蒋复璁在徐志摩处闲话。小曼邀大家去她寓所茶叙。徐志摩约蒋复璁一道去。蒋未去。自此,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关系急转直上,“不久就结婚了”。谁也难否认,这封“阴错阳差”的信把徐志摩和陆小曼逼到了墙角,或许他们当初都无此意,但现在他们不得不快刀斩乱麻,做出唯一的抉择。后来,徐志摩亲口对蒋复璁说:“看信这一件事是 ‘阴错阳差’,他总认为王受庆与陆小曼离婚是因他而起,自有责任。”
徐志摩自然是性情中人,也无愧男子汉,敢做敢当,于是就娶了陆小曼。但他心中却始终放不下林薇因,这也为他和陆小曼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不和谐的因子。这既是他的不幸,也是陆小曼的悲哀。很难说,陆小曼的挥霍和铺张不和他们的婚姻没有关系?而徐志摩匆匆忙忙地赶赴北平去会林薇因,则肯定是和他长期郁积在心里的心结有关联的。从此处我们也不禁感慨良多,善待感情,慎重地对待婚姻是关乎一生的福祉,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至于日后陆小曼性情大变,竭力整理徐志摩的遗稿,则又另当别论。伊人已西去,来者当珍爱。
(文/竹尚子 编辑/青萍 发稿/龙青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原创美文、图片,请关注公众号gsls506764(长按复制)。信箱:gsls506764@163.com;QQ交流群:10997138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