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欹 qī《國語辭典》欹 [ yī ]形倾斜不正。《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叹表示赞叹。通「猗」。高枕 gāo zhěn(1).枕着高枕头。谓无忧无虑。《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花月痕》第四七回:“ 皖 不肃清,我能高枕么?”(2).犹高卧,谓弃官退隐家居。 清 汪懋麟 《赠于鼎文冶迭前韵》:“饱贪羊酪思高枕,纵癖鱼餐嬾上船。” ——《漢語大詞典》梧桐 wú tóng(1).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孔颖达 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漢語大詞典》听雨(听雨)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韦应物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子由与先生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此句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先生彭城相会作二小诗其一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至先生在束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分类字锦》如是 rú shì(1).像这样。《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 宋 叶适 《送林子柄序》:“材之成者知其必能安於命,不然,不强售也。呜呼!能如是,足矣。”《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絶。” 老舍 《四世同堂》二九:“学生如是,市民们就必更容易撕去脸皮,苟安一时。”(2).佛教语。印可、许可之辞。《金刚经·善观启请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诗:“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漢語大詞典》天明 tiān míng(1).犹天命;天道。《书·大诰》:“用 寧王 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 、 中行氏 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 孔颖达 疏:“下事上,臣事君,法则天之明道;臣不事君是反易天之明道。”《墨子·尚同下》:“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孙诒让 间诂:“ 王 云:天明,天之明道也。”(2).天之光辉。指日、月、星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孔颖达 疏:“六亲,父为尊严;众星,北辰为长。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北极,是其象天明也。”《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 汉 郑玄 注:“自王以下治民者,旗画成物之象。王画日月,象天明也。”(3).谓天生的视觉能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4).谓天赋智慧。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铭》:“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汩其天明?” 章炳麟 《訄书·原变》:“人迫之使入于幽谷,夭閼天明,令其官骸不得用其智力者,亦萎废而为豦蜼。”(5).尊称帝王。《宋书·始安王休仁传》:“谨案 刘休仁 苞蓄祸迹,事蔽於天明,窜匿沉姦,情宣於民听。”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 摄事,奉我天明。” 宋 王安石 《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6).天亮。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 欧阳修 《鵯鵊词》诗:“红纱蜡烛愁夜短,緑窗鵯鵊催天明。”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一夜天翻来覆去,何曾合得着眼,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呆呆的坐到天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