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玉:易冒

盲眼易卜圣手的传世绝响 ——《易冒》

《易冒》,诞生于清同治年间,为程良玉所著的卜筮经典。程良玉,字元如,歙县人士 。在《易冒》的结语中,他自述五岁丧明,此后便潜心钻研卜筮之术。最初,他撰写了筮类五十篇,在康熙己卯年前往楚地时,幸遇枯匏老人,得传秘旨,随后将著作增定为九十章,所用之法皆是以钱代蓍。

《易冒》堪称一位盲人易卜大师的生命绝响。与大多数同类书籍文字晦涩、语言深奥不同,《易冒》的字里行间满是作者的真诚与热忱。无论是行文所举事例,还是阐释义理,皆如抽丝剥茧一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通俗、详实为宗旨。这便铸就了《易冒》独特的风格:内容既全面又精辟,表达还相对通俗易懂;既能让同好者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妙,又可作为初学者叩开卜筮之门的指南。也正因如此,《易冒》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经典之作,备受名家推崇,被后学传颂不绝。

程良玉的人生经历同样充满传奇色彩。他五岁时因病不幸双目失明,父亲无奈之下,让他放弃儒学转而学医。然而,学医五年后,程良玉对父母坦言:“医生需讲究望闻问切,我连最基本的‘望’都无法做到,又怎能学好医术呢?”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学医之路,拜当时的易卜名家张星元为师,全身心投入到占卜之术的学习中。二十载光阴转瞬即逝,程良玉尽得师傅真传。后来,他又向枯匏老人求教,学问愈发精湛高深。因其占卜极为灵验,当时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都对他敬重有加,争相结交。

四十岁时,程良玉担忧自己毕生所学无人传承,遂闭门谢客,一心著书立说。在完成《易冒》这一传世之作后不久,便因病离世,但其著作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卜筮领域的不朽经典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易学爱好者探索求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