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我为什么坚持打广告

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投放广告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覆盖频次。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广告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即便是已经反复加强了印象,如果过一段时间没有强化,也会在消费者心中慢慢消失。

广告的作用机制:强化购买理由

广告对于高频消费者、低频消费者、非消费者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根据经典的广告理论,广告起作用的逻辑源于四个方面——告知、说服、提醒、强化。

1).对于非消费者,广告的作用是在于培养知名度,即广告作用中的“告知和提醒”——

可口可乐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成功,每次换新包装、出新的口味、又做了一次怎样的营销,都会告知所有的人,用来转化新的消费者。

2013年的夏天,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广告让起销售额同比增长20%,这种转换非常重要,要知道即使是在可乐消费大国美国,依然有45%的家庭是不消费可口可乐的,而只要广告能把这个比例下降一个百分点,对于可口可乐而言也极其成功。

2).对于轻度消费者,广告的作用在于培育美誉度,即广告作用中的“说服”。

轻度消费者对于品牌是缺乏忠诚度的。今天喝百事可乐,明天也可以喝可口可乐。轻度消费者对于忠诚用户的转化非常重要,可能就因为你换了一个他们喜欢的代言人、有一个好玩的创意,就会被这个产品持续吸引。

因此广告公司必须想不同的广告策略去影响这些多元的消费者。

3).对于重度消费者,广告的作用在于培养忠诚度,即广告作用中的“强化”

对于忠实消费者来说,广告能够强化消费者的自豪感。和追星一样,看到自己喜欢的爱豆出席了某个活动,不仅很欢喜,还会觉得非常自豪。如果自己喜欢的品牌做了某个看起来有价值的广告,感觉自己喜欢的产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就会比较兴奋。

让忠诚消费者自豪也是广告的重要使命之一。

竞争和规模:产品的替代性

市场总是不乏新产品的出现。即使是巨头,也有可能被新进品牌威胁。在快消品市场,同质产品现象严重,并没有非你不可这样的一个说法。

人们喜欢百事或者可口可乐,大部分都不是因为它的味道,之前做过味道一个实验表明,只有10%的人,能够喝出两种可乐的区别。如果说品牌是维系购买桥梁的重要方式,那么广告则是塑造品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饮料市场竞争极其激烈,而用广告保持规模对于可口可乐而言非常重要,可口可乐这样量级的公司,遵循规模效应这样一个简单法则,规模决定利润率。

你不做广告,别人就会做,抢占你的消费者,夺取你的市场份额,碾压你的规模。除非你改变销售模式,否则面对的就只有利润的下降和消费者的遗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