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 最美武夷时光 · 2019赢和-梁骏德制茶技艺研习班纪实(二)

学员们从干茶的外形开始比较、鉴别,梁添梦老师在一旁为大家讲解:“过红锅这款茶经过高温炒制呈现的颜色与其他正山小种的干茶颜色是不一样的,因为锅温过热,茶迅速干掉有一些锈色。”“这款特级正山小种是经过筛分的,所以茶叶看上去很整齐,而过红锅这款茶因为量少没有经过筛分,所以茶叶大小不一。”而创新工艺红茶中坠金环这款茶十分吸引大家的眼球,梁老师介绍到这款茶制作时采用红茶工艺结合绿茶工艺,所以干茶外形看上去很像绿茶,有一些形似碧螺春,但是它实际上还是红茶。

学员们辨析茶叶

审评会以这上面这六款茶为代表,按照专业的审评流程来进行审评,审评过程中梁添梦老师还为大家展示了一个年代久远的手工秤,给大家讲述了之前的审评,技术水平跟不上,是没有天平的。

紧接着是为大家演示了那杆古老的秤的使用方法。比如,拿秤的标准手法姿势、如何称取茶叶等等。

学员亲自体验手工秤

看过外形之后,就要准备冲泡了。梁添梦老师选用六个150毫升的审评杯,3克茶叶,沸水冲进去,每道茶3分钟出汤,不同的茶叶,冲泡同时进行。审评杯是骏德专用白瓷,杯口有大约两厘米的齿状出水口。茶汤呈在配套的白瓷碗里,按照泡数次序排下去,汤色一目了然。

看完汤色,学员们排着队依次开始闻香,闻香后再拿着杯子依次品鉴审评,不同的茶香气、滋味都不一样,有些区别很明显,有的还需要学员们一再嗅品才能感受到其中真味,梁老师也在一旁从制茶工艺上为大家解释说明这些茶品的表现,比如兰韵的叶片粗大一些,芳香物质就更多,香气也就更高。

梁添梦导师为大家讲解冲泡方法

梁添梦导师和学员们闻茶香

学员们开始品尝茶汤

正山小种(特级)茶汤

过红锅茶汤

金玫瑰茶汤

坠金环茶汤

小赤甘茶汤

金骏眉茶汤

审评结束后回到茶室,梁添梦老师又针对这6款茶的五项因子依次为学员们做了讲解说明。梁添梦导师主持的正山小种审评课无疑是中国最顶级的红茶审评课程了,通过这次课程学员们不仅亲身感受体验到红茶各种不同的香气、滋味,知其然;也通过梁添梦老师在一旁对这款茶从采摘鲜叶时的选择到制作工艺的特殊之处,知其所以然。

经过这个审评会,学员们大呼收获颇丰,纷纷夸赞梁添梦导师,认为梁添梦导师主持的正山小种审评课无疑是中国最顶级的红茶审评课程。

望青楼,学制茶

学员们都是沉浸于茶行业多年的老茶人,但对于坐落自然保护区内制作传统正山小种的“青楼”也都未尝一见,我们此行就为大家揭开了“青楼”的神秘面纱。

青楼就是就是正山小种红茶粗制加工晾青做青的车间,因此被称为青楼。在桐木溪水旁坐落着一座始建于77年,历时2年之久修建而成的纯木质结构的青楼,共有六间。它背靠青山,前面是潺潺溪水,是每个来到桐木的外地人都会去膜拜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但它在当地人的心中的意义是不一般的。

而骏德如今使用的是新修建的青楼,青楼主体的墙采用砖石,楼板还沿用之前的木质结构,改良之后的青楼使得烟熏更集中,不会通过墙体挥散出去。正山小种的粗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环节。

“青楼”的燃料是马尾松柴,好的马尾松对于制作好的正山小种也是必需品,因为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保护区内植被不允许砍伐,梁家的马尾松都是高价从山外运进,相关质监部门还会定期对马尾松做病虫害检测。

青楼结构多为四层,毎层都有特殊作用。地下一层是整个青楼的中枢,就是在这里燃烧马尾松柴,松烟香通过楼板一层层传导到正在制作的茶青上,使茶胚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形成正山小种独特的松脂香味。底层一般不算在层数内,拾级而上,一层为烘干室,烘焙茶叶;二层控温室,调节青楼的温度;三层萎凋室,将茶青均匀地晾在竹席上进行萎凋。外围楼板用来晾晒茶叶。

在三层学员们依次进入烟雾弥漫的萎凋室感受制茶师的工作环境,但是没有人能坚持超过一分钟,还没站定就落荒而逃,可想而知制茶的艰辛。

一泡茶来之不易,从采摘到制完,茶农需经历一个多月的不眠不休争分夺秒,日夜劳作。正如《武夷茶歌》中说:种茶辛苦甚种田,耕耘采摘与烘焙,谷雨届其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

青楼有佳人

学员们在风景秀丽的青楼旁合影

人间至味—冷后浑

夜晚饭后,学员们兴趣未尽依然地来到茶室继续品茶。听着窗外潺潺的溪水声,我们这些成天在城市中游走,很少走近大自然的人,坐在那里静静品味大自然的馈赠,感受茶中天地,茶中自然,茶中高山、森林及云雾的味道。

悄然间,梁添梦老师竟给我们准备了一份惊喜—骏德的顶级红茶“浑然天成”。浑然天成是由梁骏德、梁添梦、梁天雄联合推出的一款顶级红茶,其山场奇特,产量稀少,会发生“冷后浑”现象。

冷后浑是指红茶汤冷却后有乳状物析出,使茶汤呈黄浆色浑浊。茶汤丰富的内含物质在温度降低情况下产生析出形成络合物。学员们都听说过这一名词,但能够亲眼所见的还是少数,于是大家的心情都激动起来。

第一道茶汤选用审评方式5分钟等待的时间仿佛很长,时间一到,出汤,汤色透亮,在灯光下泛出诱人的光泽。然后将公道杯放入备好的冰水中,等待茶汤降温,静待茶汤慢慢地变化。

十几分钟后学员们惊喜的发现茶汤真的变化了,汤色变得浑浊,汤色饱满丰富,出现金圈和金线,像果冻一样散发着诱人的花果香。随后我们将沸水注入茶汤,观看茶汤还原的过程,随着水温的升高,汤色慢慢变化起来,逐渐清澈透亮,学员们都发出“哇”的惊叹声。

从清澈变浑浊,再从浑浊变清澈,这一变化的过程折服了现场所有的学员,梁添梦介绍说冷后浑在中小叶种中罕见,浑然天成这款红茶出现了这种罕见的冷后浑现象,正说明了这款茶品质的优异。还原后的茶汤被学员们分而饮之,入口顺滑、清甜,滋味细腻,果香味明显,甚至有学员戏称“像果粒橙一样”。

神奇冷后浑(16.8万/斤),茶汤冷却后有乳状物析出,呈黄浆色浑浊,产生冷后浑现象。滋味饱满丰富、绵柔顺滑,香气层次分明、熟透花果香持久充盈口腔。加之骏德茶人对手工制作的坚持和传承、对好原料的完美追求,对每一道制作工艺的严苛,才缔造出这般的惊艳与神奇。

心就像茶,只追求表层不断涌现的新鲜事,就会一直流于表面,日益浮躁,沉不下来,始终浑浊,唯有远离是非,静下来,才会渐渐清澈。

月明星稀,潺潺溪水声,茶意浓,品好茶,人生快意之事。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山林也即将入睡,就让这漫天的繁星和杯盏之间的好茶陪伴我们在山乡的岁月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比知识更重要”这或许是游学的意义吧。

赢和-梁骏德制茶技艺研习班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