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环回测试方法(以芯片Atheros8035为例)
手册链接:ar8035_ds_(atheros)_mar2011.pdf
测试步骤
测试机插入网线,配置非网线网段内的静态ip并保证网卡状态UP,通过ip a查看:
使用虚拟远端IP(同网段)建立MAC映射:arp -s 10.3.3.2 98:0e:24:08:01:e8(本机mac地址)
使用编写的mdio程序(phytool工具也行),根据芯片手册设置phy层寄存器,令网卡phy层切换成环回模式
测试机本地开始tcpdump抓包,抓上后ping虚拟远端IP(设置只ping 1个包),以下是未设置环回默认情况下的测试结果: 默认情况下ping 1个包,tcpdump只能抓到一个icmp request包
测试10M、100M、1000M环回
根据ar8035芯片手册(手册里搜索loopback),此型号支持的环回模式有三种:
1000M模式:
按照测试步骤1、2配置好环境。使用mdio可执行程序向phy寄存器0x0地址写入0x4140 (其中./mdio enaftgm1i0 0x0是读取操作,./mdio enaftgm1i0 0x0 0x4140是写入操作):
3. 进行ping 10.3.3.2 -c 1测试,发现tcpdump抓到了2个包: 4. 测试前后的netstat -i对比,发现对应网卡的RX-OK和TX-OK均增长了1:
100M模式:
按照测试步骤1、2配置好环境
使用mdio可执行程序向phy寄存器0x0地址写入0x6100: 修改为100M环回测试模式
进行ping 10.3.3.2 -c 1测试,发现tcpdump抓到了2个包:
测试前后的netstat -i对比,发现对应网卡的RX-OK和TX-OK均增长了1:
10M模式:
按照测试步骤1、2配置好环境。使用mdio可执行程序向phy寄存器0x0地址写入0x4100:修改为10M环回测试模式进行ping 10.3.3.2 -c 1测试,发现tcpdump抓到了2个包:测试前后的netstat -i对比,发现对应网卡的RX-OK和TX-OK均增长了1:
PS
其他芯片相关的测试也类似,根据芯片手册里规定的方式读写寄存器即可。
关于mdio可执行程序实现原理
mdio程序通过传参获得网卡接口名,通过linux内核提供的ioctl机制,先通过命令SIOCGMIIPHY 获取MII phy的地址,再通过命令SIOCGMIIREG读取 MII phy 寄存器或是通过命令SIOCSMIIREG写值进MII phy 寄存器,核心代码参考:socket接口读写PHY寄存器
phy层处理ioctl请求的处理函数是phy_mii_ioctl。
phy_mii_ioctl获取phy地址、读寄存器核心代码如下: phy_mii_ioctl写寄存器核心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