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丁墨:从北大学霸到网络悬爱作家

毕业的头三年,包括周末在内,丁墨几乎天天加班,“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下班,然后回家写,写到12点多。好像越忙越有创作的欲望。”

写作7年后,她决定冒险去追逐梦想

丁墨是2005年最初在晋江文学城(著名的女性文学网站)上开始发文时取的名字。最初,除了小说外,她还写过诗歌。她曾抱怨过自己赶不上潮流,“去年写的科幻人兽,今年晋江这种开始大红;现在我还写科幻言情,听说又开始流行军婚什么的……”

不过,即使没赶上潮流,她还是按照自己的喜欢写。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嘲为网络九流小说写手的她在键盘上编造一个又一个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或发生于未来,或发生在古代,或干脆把历史架空。当然,也有时会落地发生在当下。

在辞职专职写小说之前,她和大多数上班族一样,会感叹自己的工资少于公布的全市人均工资,会为部门领导的出差而整天都心情大好。

2011年9月生完孩子两个多月后,丁墨结束产假去上班。工作越来越忙,回家后少不了又要为照顾孩子分心,她开始考虑工作和写作是否要放弃一个。其实,还在怀孕时,她看到一个老作家说,尽量避免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写作,这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我已经习惯了稳妥的职业生涯,可是如果在30岁时,还不敢去冒险去追逐梦想,我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获得超越现阶段的发展?也许结果是失败,可如果30岁就沿一条平稳平淡的光明大道走下去,我的人生又是多么悲哀?”

2012年,丁墨没让她的人生朝她认为的悲哀的方向走,她辞了职,这一年,她一口气写了四本小说:《枭宠》《慈悲城》《江山不悔》和《独家占有》。

把工科学霸的作风运用到写作上

“每一个角色,都必然有现实人物的投影,我一直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举例说,一个是《如果蜗牛有爱情》里的许诩,一个是《莫负寒夏》里的木寒夏。她们俩的原型,都是我原来的同事,但与现实的差异肯定有的,重合的主要是个性。”

丁墨很感谢她之前有过的职场经验。她提到的许诩,在悬疑加爱情的小说《如果蜗牛有爱情》里,是实习警察。许诩的原型,则是她做管理咨询的同事。带她的一个项目经理,极端推崇行为分析,丁墨至今还记得她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用行为分析法鉴别候选人,就跟解剖人一样,一刀一刀下去,把这个人从内到外都剖开”,这句话让她在着手写悬疑小说之初,没有手生的感觉。分析小说人物的犯罪心理时,“觉得这个东西是老本行,我的特长”。

虽然最初写作是“出于精神的需要”,想到什么写什么,挖了不少坑,弃了一些坑。专职写作后,她工科学霸的作风也运用到了写作上。她看有关写作技能的书,并将学到的技能用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为了写好犯罪心理,她将国内外能在网上买到的所有犯罪心理学教材都买了来反复看;为搜集案例,她经常逛中国警察网;为写好商战小说,不满足于自己做管理咨询服务时积累的素材,还通过工作时建立的人脉了解新的商业动态。

会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压不住火”

《他来了,请闭眼》是丁墨2013年在晋江文学城完成的又一个悬疑加爱情的小说。这个小说2014年7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又被正午阳光看中。这部由霍建华和王凯等人主演的同名电视剧迅速把丁墨由“九流网络小说写手”变成了网络小说的一线大咖。

有片方买下她的作品的影视版权后,曾有意请丁墨自己编剧。原本可以多赚一份编剧费的她婉拒了片方的这个邀请。“我非常尊重编剧的专业性。写小说和编剧在我看来是差异很大的两个专业,术业有专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该怀着敬畏之心。”

也是因为敬畏之心,上了道的丁墨开始放慢写作速度,由每年三四本小说,到每年一本小说。为让自己的小说的出版和影视改编做得更好,丁墨请了专职的经纪人,虽然多了份开支。

《他来了,请闭眼》的同名电视剧播出后,丁墨身边的一些熟人开始知道她在写作。有些熟人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作为作家的她是一种神奇的生物,这样的认识让她觉得不大舒服。

丁墨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神奇生物,“挺累的”。

被称为“悬爱第一人”的丁墨说,她现在在考虑再写三年还是五年就退休,“以前经常早上起来8点左右开始写,写到晚上12点左右,很累。现在每年就写一本,但是也感到累”。

上午写作,下午看书,晚上陪孩子写作业,这是丁墨在长沙的日常。晚上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刷淘宝,刷小红书,刷知乎,深陷众多碎片化信息的包围,她把这当作大脑放松的一种方式。这种放松方式,有时会因为发现小孩半天作业还没做一点而打断。平时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她,这时也会“压不住火”。

撰文/记者刘建勇

来源: 潇湘晨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