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索引号是国际通用的期刊唯一标识编码,用于精准定位特定期刊,核心类型包括ISSN、CODEN、E-ISSN等。其功能相当于期刊的“身份证号”,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主要索引号类型及作用
索引号类型
编码规则
管理机构
核心用途
ISSN
8位数字(如0253-9608)
ISSN国际中心(巴黎)
全球纸质/电子期刊唯一认证
E-ISSN
8位数字(如1558-8238)
同上
电子版期刊专属标识
CODEN
6位字母(如APLTA5)
美国化学文摘社
科技期刊快速检索码
CN号
中国刊号(如11-5842/G)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大陆期刊合法出版许可
示例解析:
《Nature》期刊:ISSN 0028-0836(印刷版),E-ISSN 1476-4687(在线版)
《Physical Review Letters》:CODEN PRLTAO
二、索引号的核心价值
精准检索
在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中用ISSN可直接定位期刊(避免同名期刊混淆)
例:输入ISSN 0003-6951 直达《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学术认证
正规期刊必具ISSN+CN号(中国期刊)或ISSN+CODEN(国际期刊)
出版合规
国内职称评审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 ISSN+CN双号齐全 的期刊上
三、操作场景指南
场景1:查证期刊真实性
步骤:
登录ISSN官网(portal.issn.org)输入期刊名称/ISSN
验证返回结果是否匹配出版商信息
风险提示:
掠夺性期刊常伪造ISSN号(正版ISSN第5位必为“-”)
场景2:论文投稿填写
要求:
投稿系统必填ISSN(印刷版或电子版任选其一)
中国期刊需额外填写CN号(如11-5842/G)
常见错误:
混淆ISSN与文章DOI(DOI示例:10.1038/s41586-023-06711-3)
场景3:文献引用规范
ISO标准格式:
期刊名. ISSN xxxx-xxxx, 卷(期): 页码 (年份)
四、特殊案例解析
情况
处理方式
更名期刊
新刊重新分配ISSN(原ISSN停用)
同一期刊多版本
印刷版与电子版有独立ISSN
中国英文期刊
同时拥有CN号 + ISSN(例:ISSN 2095-8099 / CN 10-1013/N)
停刊期刊
ISSN永久保留(数据库标注DISCONTINUED)
五、全球主要索引系统关联
SCI/SSCI期刊:需先获得ISSN才能申请收录
EI Compendex:通过ISSN匹配期刊工程索引收录状态
PubMed:MEDLINE期刊必须提供ISSN和E-ISSN
总结:
核心作用:ISSN是国际通用期刊标识,CODEN常用于科技文献快速检索,CN号为中国大陆出版准入证明;
避坑要点:投稿前务必在ISSN官网验证编号有效性,谨防伪造索引号的假期刊;
中国学者须知:中文核心期刊需同时具备ISSN和CN号,海外发表则仅需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