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pk? 研究Cpk的目的是什么?

1、什么是Cpk

Cpk:是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制程能力指数)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

制程能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法,其实质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

Cpk=Cp*(1- Ca )=制程精密度*(1- 制程准确程度 )

2、研究Cpk的目的

实际制程的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变异,而这些变异恰好满足概率中的正态分布)。目的就是为了统计这些变异,然后再来分析变异的原因,找出改善对策,提升质量。制程能力的研究在于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的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可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3、CPK的计算

Cpk值比越大,表明加工质量越好,质量越稳定,但这时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加工成本越大,所以对Cpk的选择应根据技朮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来决定。

A+级:优,应当保持。

A 级: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级: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将其提升为 A级。

C级: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级: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设计制程。

展开全文

CPK计算(分两种情况:单边规格和双边规格)

单边规格时:

CpK=(规格上限-实际平均值) / 3个估计实际值标准差=(USL-X)/3σ (USL > X,只有上限规格)

CpK=(实际平均值-规格下限)/ 3个估计实际值标准差=(X- LSL) /3σ (LSL < X,只有下限规格)

双边规格时:

Cpk=规格公差/6个估计实际值标准差=(USL-LSL)/6σ

4、CPK应用

1)收集数据,针对不同的情况数据范围尽量大一点一般30 ~200。

2)找出和计算出求Cpk值所需的数据。

3)计算Cpk值。

4)根据所计算出来的Cpk值的结果判定是否达到要求。

5、Cpk统计公式(有上下限规格)

1)MAX(最大值)=MAX(A: B),A~B为数据范围。

2)MIN(最小值)=MIN(A: B),A~B为数据范围。

3)AVG(平均值)=AVERAGE(A: B) ,A~B为数据范围。

4)SIGMA(标准差)=STDEV(A: B) ,A~B为数据范围。

后语: 大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 点赞 、分享和转发,以示鼓励。积善利他、纯公益性质传播管理知识,长期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推送旨在积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